4月24日晚,由我校艺术与设计学院主办的第六届“城艺之星・专业风采大赛”在广州校区人文艺术楼四楼报告厅顺利举行。学校党委书记黄学茭,艺术与设计学院院长刘境奇,党委宣传部部长王艳君,学院专业群带头人沈卓娅教授、叶苹教授以及近四百名师生齐聚一堂,共同见证这场集专业竞技、创意展示与文化交流于一体的艺术盛宴。

△比赛现场
本届大赛延续“用手去思考”的教育理念,进一步拓宽竞赛维度,涵盖平面设计、建筑室内设计、3D建模、陶艺创作、AI艺术等多个专业领域,吸引了来自全院各工作室的17支队伍参赛。参赛作品既展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又融入了前沿科技与创新思维。此外,为进一步扩大赛事影响力,活动首次引入线上直播形式,吸引超三千多人次云端参与,通过“线下竞技+线上共享”的双向联动,打破时空壁垒,为艺术赛事注入数字化传播的新动能。






在作品展示环节,各团队通过视频、实物模型、动态演示等形式,生动诠释创作理念。如《陶艺之路》以陶艺为载体,传递文化传承的当代思考,《粤秀剧场设计》立足岭南文化,构建沉浸式空间叙事,《我AI创作》则通过人工智能技术探索艺术设计的边界,彰显了学生跨学科实践能力。



△才艺表演环节
比赛期间,还穿插了丰富的才艺表演。校模特队以服装走秀演绎设计之美,街舞表演以动感节奏点燃全场活力,为紧张的竞赛氛围注入轻松与活力。

△沈卓娅教授点评
赛后,沈卓娅教授对参赛作品进行专业点评,她充分肯定了同学们的精彩表现。她指出,本届作品在话题导入性、展演性及探究性上较往届均有显著提升,同时强调“应注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针对未来提升方向,沈教授提出三点建议:一是强化演讲表达技巧,突出汇报主线,精简内容并增强互动性;二是突出作品的问题导向,清晰呈现解决路径;三是丰富叙事层次,提升观众共鸣。
经过激烈角逐,最终《这三年——破界》摘得全场大奖,《705媒体艺术工作室——传承》获最佳台风奖、《我AI创作》获最佳技能奖、《“星穹共生”未来文明三重奏》获最佳氛围奖、《粤秀剧场设计》获最佳展示奖、《视觉之旅》获最佳设计奖、《陶艺之路》获最佳创意奖、《梅州新联村建筑概念设计方案》获企业优选奖。








△颁奖环节
颁奖环节后,获奖团队与评委、指导老师们合影留念,为大赛画上圆满句点。

△合影留念
据悉,我校艺术与设计学院“城艺之星”大赛已成功举办六届,成为学院深化产教融合、践行“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的重要平台。学院始终秉持“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目标,通过赛事激发学生创新潜能,强化实践能力,同时引入企业资源,搭建校企协同育人桥梁。未来,学院将继续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推动教育教学与行业需求精准对接,助力学生在艺术与设计的广阔天地中绽放光芒,为社会输送更多兼具专业素养与人文情怀的复合型人才。
来源:艺术与设计学院
编辑:龚蝶 审核:艺术与设计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