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软科正式发布,“2025软科中国高职院校排名”,我校以总分188.3分的优异成绩(较去年提升20.3分)位居民办类高职专科院校排名第1名。至此,我校已连续两年蝉联全国第1。

据悉,“2025软科中国高职院校排名”的对象是全国1000余所高等职业院校,为充分反映院校的差异,确保排名结果的公平性和可比性,按照办学层次将高职院校分为职业技术大学和高职专科院校两大类,按照学校性质将高职院校分为公办和民办。评价体系设置立德树人、办学定位、师资队伍、培养条件、学生发展、服务社会6个评价模块,细分28个评价维度,内嵌62个评价指标,采用201个评价变量,力求全面反映中国高职院校各个方面的状况。同时,在今年指标体系中,与人才培养相关的指标数量达到80%以上,其中包括双师型教师比例、学生技能竞赛获奖、产教融合等充分体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指标,贴合职业院校的办学定位,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2024年,是学校“一校两区”高质量发展的启程之年,以“双校区赋能”和“数字化转型”为年度主题,以深化改革为根本动力,实现办学保障水平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进一步提高,学校综合办学实力不断增强,社会影响力持续扩大,交出了一份尤为亮眼的“城建答卷”。
从党建引领到“双创”全国领先,彰显城建高度
学校不断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牢牢把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一融双高”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积极发挥广东省党建工作示范高校作用,通过“示范高校-标杆院系-样板支部”三级共创体系,实现党建工作“基本面”“服务面”“影响面”不断提升,先后获全国党建“双创”项目5项、全国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强国行”专项团队1个,国家级立项数位居全国高职前列;省级党建“双创”12项,领跑全省高职院校和民办院校。近5年来,获省级以上党建荣誉和课题190余项。学校党委书记黄学茭作为民办高校唯一代表参加教育部怀进鹏部长于2025年2月24日在广州主持召开的高质量启动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调研座谈会并发言。
从新校区建成启用到招生收获“开门红”,显现城建美誉度
清远校区首期近20万平方米校舍建成启用,建设成效赢得省高评委专家组高度赞誉。首批24个专业招生实现历史类和物理类一次性满档,生源质量和报到率实现“开门红”,实现“双校区”办学规模历史新高,招生计划完成率和报到率均位居全省民办高职院校前列。与此同时,我校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率和就业质量位居广东省同类院校前列,毕业生对学校就业指导服务满意度、用人单位对学校毕业生满意度实现双高,毕业生声誉良好、深受社会欢迎。我校在就业创业工作树立了典型示范引领作用,获评广东省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示范校、广东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示范单位。
从师资“四大工程”到荣膺“国家级荣誉”,展现城建厚度
学校始终以教育家精神为引领,深入实施“崇德”“聚贤”“培英”“活力”四大工程,构建起教师成长的全链条培养体系,打造一支师德高尚、理念先进、业务精湛、专兼结合的高水平“双师型”教师队伍。同时,学校高度重视师德师风建设,将其作为打造高素质教师队伍的第一标准,并通过创新培养模式,依托各级各类教学比赛的创新和改革,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促进教师队伍素质和教学水平进一步提升。正是制度激励和骨干力量的双向发力,催生出崇德向善的浓厚氛围,拥有国家级荣誉称号教师7人、省级荣誉称号教师20人、省级教学团队9个、科研创新团队6个。
从“五金”建设到屡屡跻身“国家队”,尽显城建力度
学校不断加大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力度,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新基建五大任务为抓手,关键办学能力得到进一步增强。高质量完成省域“双高”校中期建设目标,获标志性成果国家级24项153个,省部级53项657个,中期检查结果位列中期检查30所学校第9位,居15所培育单位第1位并超9所建设单位。同时金专业、金课程、金教材、金教师、金基地“五金”建设成效显著:拥有1个国家级骨干专业、2个广东省重点专业、2个省级高水平专业群;建成国家级在线精品课程1门、省级在线精品课程6门;获批国家级规划教材5本、省级规划教材6本,获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二等奖1项;拥有全国优秀教师、全国教育工作者、全国劳动模范、全国技术能手等一批国家级荣誉称号教师,教师获省级教学能力大赛、青年教师教学大赛、省美育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等一等奖8项;拥有中央财政支持基地、世界技能大赛混凝土建筑项目中国集训基地、国家级“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教育部国际交流基地,“建筑实景仿真实训平台”亮相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大会。
从培育“技能之星”到闪耀“世赛舞台”,凸显城建亮度
学校着力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技术技能积累模式,以教育部“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试点工作为依托,不断优化“三全育人”大格局,培养了大量德才兼备的“复合型、创新型、发展型”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近年来,学校在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技能大赛、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挑战杯”等重大赛事中获国家级奖项46项(一等奖和金奖9项)、省级奖项685项,2023年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榜单(高职)中排名全国第40位,其中,“挑战杯”组织工作获团中央、团省委表彰。
从打造“共同体”到入选国家级卓越校榜单,呈现城建广度
学校始终以国家重大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牵引,以产教融合为支点,成功撬动了产业转型升级的杠杆。先后牵头成立粤港澳大湾区智能建造产教融合共同体,联合发起成立了全国智能新能源汽车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全国专用智能装备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等22个产教融合共同体,打造华为ICT产业学院、比亚迪产业学院等8个现代产业学院,逐步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职业教育新范式。在最新发布的《中国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2023年度)》中,我校凭借在产教融合领域的卓越成效,再次成功入选“产教融合卓越高等职业学校”榜单。在2024年高职院校发明专利授权数量排行榜上排名全国第48位、广东省第12位,被评为广东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十强高职院校。
未来,学校将全面推进“登高升级”高质量发展,到宽处谋布局,去高处争独创,在细处求精益,以“教育强国,城建何为”的时代答卷,绘就职教发展“新蓝图”。
作者:党委宣传部
编辑:龚蝶 审核:党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