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咚咚锵,咚咚锵!”晚上10点的广东潮州街头,石板路上响起木棍叩击的脆响,3位姑娘在月光下跃动,汗水浸透衣背,小腿上的淤青若隐若现。这是广州城建职业学院2025年“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粤青乡潮”突击队与英歌舞的“硬核对话”。

7月6日至8日,实践团队与潮州鼎越英歌队交流,队员杨佳琪、杨佳南、陈怡思用3天时间体验和学习英歌舞。


实践团队的指导老师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在这期间,3名队员每天早上5点开始学习训练,晚上11点才结束。

“预备——击!”“哐!”木槌相撞的瞬间,她们的虎口像被电流击中,震得掌心生疼,手中的槌子脱手飞出。“别人暑假在晒美照,我们在晒淤青。”队员杨佳南笑着掀起袖口,手臂上紫红的痕迹像一幅抽象地图,英歌舞的“硬核”远超她们想象。


舞毕,姑娘们脸上的油彩被汗水浸得发亮,后背的戏服早已湿透。队员杨佳琪表示,“作为潮州人,第一次看见英歌脸谱时,我惊异于那些夸张的线条竟能勾勒出如此鲜活的神韵。当妆造老师用毛笔蘸着朱砂在我眉间点下‘火眼金睛’时,我忽然意识到自己即将成为非遗文化的载体。我们将会继续传承家乡非遗文化,让文化传承的火种在年轻人的手中愈发明亮。”



网站地址:https://s.cyol.com/articles/2025-07/10/content_VYxzZYIl.html?gid=gDal3Pr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