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科技特派员的苹塘“光影记”

来源单位:南方+

发布时间:2025-07-08

近期,一张彩虹横跨田园峰林的美图在罗定人的朋友圈热传,取景地位于罗定苹塘镇。而按下快门的,正是来自广州城建职业学院的科技特派员团队。

这支青春力量不简单,响应广东省科技厅科技赋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号召,由农村科技特派员余蓉、袁其玲、沈亚圆团队领队,广州城建职业学院的7名学生组队,不仅带来了干货,还准备做点实事——用科技的力量,特别是他们擅长的镜头语言,策划了科技帮扶、送电商培训下乡、文旅IP打造等丰富的内容。

6月25日至7月1日,这支队伍扛着专业设备走遍苹塘镇,以镜头定格美丽风光,光影记录山水人文,打算以一支精美文旅宣传片回馈这方乡土。

来自广州城建职业学院的科技特派员团队与苹塘镇代表的合影。

来自广州城建职业学院的科技特派员团队与苹塘镇代表的合影。

会议室里的蓝图,田野间的足迹

六月底的苹塘,暑气渐浓。大学生团队抵达后的第一站,是镇政府会议室。

苹塘镇党委主要负责人向这群年轻人描绘着小镇的宝藏:奇特的峰林、如画的田园、神秘的千年溶洞龙龛岩、沉淀时光的古村落……

一场热烈的头脑风暴后,拍摄的主题和叙事脉络逐渐清晰。这不是简单的风景拼凑,而是要讲一个“山水有灵、人文有韵”的苹塘故事,全方位、立体化呈现苹塘独特的自然风貌与深厚的文化积淀。

大学生团队在头脑风暴。

大学生团队在头脑风暴。

在当地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队长王海侨和文化站“活地图”甘炎昊站长的带领下,这支年轻的队伍扛着沉重的设备出发了。喀斯特山峦下,他们寻找最佳角度;金黄的稻田边,无人机嗡嗡起飞;幽深的龙龛岩里,灯光照亮了千年的石壁;古村落的青石板路上,留下了他们探寻的足迹。每一个镜头,都力求精准捕捉这片土地跳动的文旅精华。

烈日暴雨,淬炼青春担当

六月的苹塘,天气如同“变脸”——酷热高温与骤降暴雨轮番上阵,这给几乎全是户外作业的拍摄团队带来了严峻考验。

烈日下,汗水很快浸透了学生们的T恤,沉重的三脚架和相机压在肩上,每一步都像在蒸笼里跋涉。皮肤晒得通红,却没人喊苦,只要镜头盖一开,眼神立刻专注起来:“再坚持一下,这个角度绝了!”


苹塘喀斯特地貌。

更惊险的是突如其来的暴雨。学生们反应极快,毫不犹豫地保护器材。看着山间升腾的雾气,这群大学生灵光一闪,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可以巧妙利用这种朦胧感的天然滤镜——短暂的休整后,机器再次架起,镜头捕捉雨雾缭绕、宛若仙境的独特苹塘。

高温与暴雨的轮番洗礼,没有浇灭热情,反而淬炼出这群年轻人更坚韧的担当——用科技特派员的专业技能,为乡土做实事。

光影成诗,静待花开

“这不仅仅是一次拍摄作业,更是广东省科技特派员项目在基层乡村的一次生动‘播种’。”余蓉说,与学生们一起将专业影视技术带到田间地头,不只是拍好一部文旅宣传片,更在拍摄过程中与当地干部、村民交流,了解需求,分享传播思路。这是一种无形的“传帮带”,为苹塘未来的文旅发展悄悄注入新的视角和活力。


苹塘全景图。

于学生们而言,这更是一次无比珍贵的“田野课堂”。在真实的山水间,面对真实的挑战,策划、拍摄、应变、协作……课堂上学到的理论在汗水中落地生根。有学生代表分享,此行用专业技能服务乡村,也在服务中成长,实现了青春价值与乡村振兴的同频共振。

目前,拍摄工作已圆满结束,团队带着满满的素材和更深的眷恋,团队回到了学校,投入紧张的后期制作。不久之后,这部凝聚着科技智慧与青春热忱的宣传片,将与人们见面,向广阔世界展示苹塘镇的生态之美、文化之韵、发展之势。

网站地址:https://static.nfnews.com/content/202507/07/c11481616.html?colID=0&firstColID=72&appversion=12600&from=weChatMessage&enterColumnId=&date=&layer=3


广州校区:广东省广州市从化区环市东路166号,邮政编码为510925。

清远校区: 广东省清远市佛冈县水头镇学府路1号,邮政编码为511600。

粤ICP备0901921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