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的清远校区,阳光和煦、三角梅盛开,一堂生动的思政课在掌声中开始。什么是文化?文化对于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到底意味着什么?怎么建设文化强国?青年学生在文化强国建设中怎么担当作为?3月27日下午,校长李国年以“赓续中华文脉,坚定文化自信,勇于担当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青春使命”为题为数字商贸学院2024级200多名同学们讲授了思政第一课。


△课堂现场

△李国年授课
课堂在轻松的氛围中展开。李国年首先以今年春节电影档《哪吒2》风靡全球,实现口碑和票房双赢,引出文化话题,表示这是一种源于民族内心的自信,也是中国文化在传承与创新中不断前行、展现独特魅力的有力见证。随后,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深入阐述了文化的内涵和重要性,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并结合丰富的案例和详实的数据,展示了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和强大生命力,表示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绵延不断且以国家形态发展至今的伟大文明,正处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历史新方位。

谈及新时代新征程上如何建设文化强国时,李国年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建设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贯通起来学习领会,从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战略高度,着眼赓续中华文脉、推动文化繁荣的重大使命,深入浅出地阐明建设文化强国的核心要义和实践路径:筑牢意识形态安全,夯实文化强国的根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文化强国的精神力量;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激发文化强国的创新动能。
课上,李国年与同学们进行多次互动。当他问到“中华战舞是什么舞”时,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回答“英歌舞”,现场气氛热烈。

在谈到青年学生在文化强国建设中的使命与担当时,李国年语重心长地说:“青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离不开青年学生的积极参与。”他结合身边的青年优秀事迹,希望同学们一是学思用贯通,当好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信仰者;二是赓续历史文脉,做好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三是创新文化表达,当好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开拓者;四是讲好中国故事,当好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者;五是弘扬传统美德,当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一场没有终点的接力赛。文化兴则国运兴,青年强则文化强。我们在座的每一位同学,都应当成为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使者。让我们携手共进,在文化的滋养中,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最后,李国年校长深情地说。这堂扎实的思政课在校长的鼓励和大家的热烈掌声中结束。
课后,同学们纷纷表示,这堂思政课让他们对文化强国建设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激发了他们传承和发展中华文化的热情。电商专业的同学说:“李校长的课让我深刻认识到了文化的重要性,我要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将中华文化通过电商平台传播到世界各地。”会展专业的同学则表示,要在今后的学习和实践中,注重文化元素的融入,策划出更多具有中国特色的会展活动,为文化强国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作者:马克思主义学院
编辑:龚蝶 审核: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