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嘉怡,女,广东茂名人,建筑工程学院工程造价2023届毕业生。现就职于茂名市电白区七星小学担任小学教师。
陈嘉怡现在是一名乡村振兴志愿者乡教岗的支教教师。机缘巧合下,在班群看到辅导员发的一个项目活动报名——《广东高校毕业生志愿服务乡村振兴行动》深深吸引了她。同时身为中共党员的她感知即将毕业,是回报祖国最好时机,怀抱着感恩。

因为党员身份代表着一种责任和使命,而她现在身为党员教师深知自己的责任重大,她希望通过扎根基层,将党的教育方针和理念传递给每一个学生,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其次,基层教育是国家的根基,只有基层教育得到了充分的重视和发展,整个国家的教育事业才能稳步前进。
回想起支教的这一年来,陈嘉怡获得更多的是满足感,是人的自我价值的成就感。从一名学生到一名老师的身份转化,从接收知识到传授知识的转变。这巨大的变化让她适应了好长时间,甚至开始怀疑起了自己。因为自己不是师范专业毕业的学生,也没有人教过她如何当一个好的班主任,更没有人教她怎样更好地给学生授好课。因为是全新的赛道,所有的工作能力都得重新学习。陈嘉怡深知自己面对的不是一份没有感情的工作,也不是简单的学习就能上手,所以她觉得每一步都走得很艰难,甚至质疑过自己的选择是不是一个错误答案,害怕与退缩占领了自己的心头。但后来一张张绽放的笑脸和学生一声声亲切的老师,让她意识到自己的重要性。

责任心和同理心是陈嘉怡战胜困难的内驱,学生的喜欢与家长的肯定是对她前进的动力。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学生”。而他们本身没有“问题”,只是缺少倾听他们的声音的人。她说:我知道我达不到科班老师的专业能力,但我会去了解每一个学生内心的需求,去倾听他们的声音。我无法忘怀学生对我的喜爱,“老师,你是全世界最好的老师,你走的时候能不能把我带走,你去哪里,我就去哪里。”;也无法忘怀学生对我的想念,“老师我刚刚去比赛的时候一直想着你”,“老师放假了好想你,明天能不能就开学”;更无法忘怀家长对我的肯定“我家孩子特别喜欢您,回家都是不停地念叨着您”,“老师下学期您能不能跟班上去带他们,孩子交给您才放心”
目前,陈嘉怡也将支教一年了。这一年来,可以说是不忘初心。没忘记当初自己是为什么踏上这一道路。也没有忘记身上扛着党员身份的责任和使命。对于未来的路她也曾迷茫过,但她知道只有坚定脚下的路,未来将会被你杀出重围!
学姐寄语:师弟师妹们希望你能勇敢面对未知的挑战,用智慧和勇气创造美好的未来,路永远在你脚下。